深圳市招金金属网络交易有限公司 / 2018-10-15
1)美股处于历史高位。
涨多了就要跌,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常识。处在高位的资产,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开启下跌。美股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,也意味着风险在不断积累。涨了八年的股市开启幅度可观的回调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永远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,下跌可能会迟到,但一定不会缺席。时刻牢记这个常识,可以保持对市场的敬畏。
2)美债收益率飙升。
进入十月,美联储多位重磅官员(包括主席鲍威尔)关于美国经济前景的乐观判断以及加息的坚定立场,被市场解读成非常鹰派(强硬)的风格。这一系列密集表态的结果,是美债收益率的大幅飙升。
九月下旬以来,十年期国债强劲突破3%的重要心理关口,且继续飙升至3.2%上方。国债收益率飙升,反映了金融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偏鹰加息路径的定价。对于其他资产(包括股市)而言,债券利率的飙升,意味着投资其他资产的机会成本快速走高。也就是说,在债和股之间权衡,现在投资债券更为划算,股市自然面临下跌的压力。
一言以辟之,美国十年期国债,是全球金融资产的定价核。
它的波动,将通过定价逻辑传导到所有金融资产,包括股市、债市、汇市、大宗商品和房地产市场。也即是说,你可以把美国国债十年期收益率,看做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定海神针,它的波动,将通过一系列逻辑,传导到所有大类资产上去。
为什么美债在3%上方会引发如此大的市场动荡?因为它正是目前十年前国债收益率往上突破趋势线的水平。华尔街多位大佬曾警告,如果美债超过3%并继续上涨,美国股市牛市将不可避免地终结。
3)贸易冲突的影响。
这是一个中长期可能对美国经济基本面造成影响的因素。最近的科技股大跌,可能与此前彭博社报道的“Super Micro”事件有关。更长远来看,市场可能开始担心贸易冲突会影响美股上市公司接下来的业绩预期(从第四季度开始)。
4) 对中期选举风险的计价。
如果中期选其中,民主党获得压倒性优势,那么特朗普激进的减税政策以及可能对经济金融的管制放松,可能会面临“纠偏”。
市场已经恐慌,将此次大跌和1987年大跌联系起来
美股已经10年长牛,不少人都在警告美股可能会见顶。
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一份研报中写到:所有的这些情景,都像极了1987年秋天的“黑色星期一”的情形。
“当时,美联储也在加息,态度鹰派。格林斯潘刚刚上任,言论强硬,在里根总统减税计划支持下,美国经济表现也超越全球经济表现,但后来发生了“黑色星期一”。
1986年里根推出减税政策,当年美股GDP增长率小幅回升,但1987年之后,美国GDP增长率便转头下跌,股市也随之下跌。
美国海银资本首席策略师陈凯丰也发现,目前美股1987年历史颇为相似:
2018年以来,美股市场大约上涨了10%,涨幅过快,在过去100年,美国股市最像今年一月份的是1987年,那一年也是里根税改后经济发展迅速的一年。
当年一月份美股指数回报13%,和现在非常接近,但10月份美股下跌27%,1987年大跌后,到1989年美国才走出股灾阴影。
曾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Peter Schiff也在近日提醒称,未来将出现一次规模更大的金融危机,“目前的问题在于,我们正处于更严重危机的悬崖边缘。”
IMF也接连发出警告,10月10日,IMF在其发布的《财政监测报告》中称,2017年全球债务水平达到182万亿美元,创历史新纪录,其规模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50%。
10月9日,IMF宣布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.7%,这是2016年7月以来,IMF首次调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。
市场恐慌的不仅是美股下跌,还有如果美股真的大跌,其他市场怎么办?
中信证券统计了1929年以来美股标普500指数最大回撤幅度超过10%的回调后发现,美股市场大幅回调期间,通常伴都随着全球范围内风险偏好的急剧恶化,风险资产悉数大跌,而避险资产普遍上。
美股下跌带领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回调是市场的共识,但风险资产下跌后,避险资产(例如黄金)价格是否会上升?市场却有相反的看法。
摩根士丹利分析师Hans Redeker认为:随着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,退出QE,全球流动性正在快速收缩,致使融资成本上升,近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涨,也证明了市场抛压变大。在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,避险资产的价格也并不一定会明显上涨。
出现这种情况时,市场表现为:股价下跌的同时金价却一直停滞不前。
从日K线上来看,因风险资产价格下跌,10日、11日金价出现了上涨,但和前期相比涨幅并不大。
看见美股昨日的跌幅,不知道特朗普慌不慌,网络上有不知真假的段子说:1986年,里根减税,股市大涨,里根准备用股市大涨宣传自己,但他的幕僚阻止了他,幕僚对里根说:股市会跌的!